top of page
社團法人嘉義市關懷自閉症協會
認識自閉症
根據「兒童精神醫學之父」堪納(Leo Kanner)的研究所得,「自閉症」是一種先天腦部功能受損傷而引起的發展障礙,通常在幼兒二歲半以後就可以被發現:也可以說是一種廣泛性的發展障礙,也稱之為「孤獨症」。
據研究,「自閉症」的盛行率約為每萬人中有五至十人,男女比例為五比一,通常來說,「自閉症」出現在第一胎男嬰的機會相當高:有趣的是「自閉症」的發生率各國不同,而造成發生率的差異原因可能是診斷的標準不同、遺傳基因或生態環境影響所致。
「自閉症」患者通常都是自我封閉,不理會外界事物的,她們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,對外界的人、事和物都像視若無睹及極少作出反應:簡單來說,「自閉症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下列種種障礙:難以和身邊的人建立情感、缺乏社會交互作用的能力、語言表達困難、編譯的行為等,而這些「自閉症」特徵會隨著年齡、智商及自閉症的嚴重程度而不同。15年來國內「自閉症」人數成長了30倍,近年更以倍數成長。
近期較為社會大眾所熟悉的「肯納症」(高功能自閉症)及「亞斯伯格症」都是歸類為「自閉症」,大眾驚訝於其超越常人的能力將其視為「天才」、「資優」,而給予高度的期待忽略了其身為「自閉症」者障礙,過度期待反而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。
成年的「自閉症」者能融入社會的人數是為極少數的,尤其被大眾視為「天才」、「資優」的「自閉症」者更是少數中的「極少數」。雖然,再學習的過程表現的極為優異,但完成學業後如何融入社會卻成為難以跨越的鴻溝,成為家庭、社會的負擔。
目前,國內並無專門收容「自閉症」者的機構,家庭無法照顧的「自閉症」者只能遊走於療養院間,「天才」的喜劇以悲劇收場。
bottom of page